我与树莓在纽村打工旅行第26周(05.02~05.08)
其实每个月,人总有那么几天很懒散很颓废,这次我遇上了。懒了几天,终于开始打字了。这篇周记是第26篇,也是第26周,我也没想过,我能写到现在。这个公众号开始的时候,我就想着我会不会突然有天偷懒,接着就不写了,不过还好有你们这些读者。因为有读者的话,自己不写文章就会不好意思,于是就一直坚持写。这是第26篇,我们的签证有效期是1年,换句话说是52周,第26篇就刚刚好是半年了。 这篇周记写的事情很短,因为我想更多地写人和后记。
每周的奇异果厂都会有新发现,虽然工作很简单,不过重点在于流程。每个步骤的流程都是有数据纪录的,就像这个温度牌。每一批的奇异果都会有一块这个温度牌,用来纪录奇异果的位置,时间,运输方式,和温度。 没班工作的时候,树莓就会搞小食坊——制作饼干。不要以为树莓是饼干老手,其实她也是第一次看网上教程做的。不过还是做得有模有样的。
新西兰和中国的厨房有个明显区别就是,中国喜欢用明火,而新西兰则是用电热烹饪为主,虽然吃起来的香味和火候不够中国的好,但新西兰的每家反而是会有烤炉这个神器的。(不要问我,饼干放在多少度的烤炉里面,烤多少分钟,这些要问树莓才知道。)
这个是最后的成品——蔓越莓饼干!吃起来,还真的不错噢。
周末还是和小伙伴们,一共9人出发去爬山——尼尔森湖 (Nelson Lakes) 的罗伯特山 (Mount Robert)。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山的底下直接往上爬。(对于爬山,树莓和我每次都是充满恐惧的,我们体力不好,每次要研究这个爬山径好久才决定。这次是因为小伙伴众多,其中有几个体力也差的,我们才决定去的,哈哈哈哈哈哈)
彩色树莓正在爬山的背影。
爬山的过程实在太累了,不过还好,一堆人爬山就是有个好处,就是一边爬,可以一边说说笑,爬起来会舒服一点点。(没错,这个就是我们能爬到的山顶了。当然还有更高的,不过那个要在山上住宿的。)
不得不说的是,我和树莓,最好看的照片——居然都是背影!!!
9个人来张大合照拉。我相机一直挂着的50mmx1.8光圈的镜头,每次树莓都会吐槽我为什么不拍景。因为对比纪录景色,我更喜欢纪录的是人。而写文章这件事,则要呆在其中而又跳出圈子,才能写出真实。我默默写周记的事情,熟人都不知道耶,所以每次写文章时候我都很放松。 Zeno(台湾)一个很独立独行的女生,她喜欢说笑但又喜欢隐藏自己,每次问她以前的故事,她都笑着说自己是低调的大侠,她爬山速度是我们的2倍,当她把另外一条徒步径都逛完了才碰到了刚到山顶的我们。 Ray(马来西亚)一个很乐观的人,没深接触之前,我只知道他工作很狂,他有2份工作,每天从早上7点做到夜晚8点。接触后,才知道,他曾经是马来西亚某个地区的街舞冠军,也是街舞老师,后来辞了后,跑去拍戏。在不同片场里,看到很多大咖的那真实的一面。 Jessica(台湾)一个每天都微笑的女生,说话会有嗲嗲音,以前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。我问她来这里的原因,才知道她原来已经在澳洲打工假期了1年,这是她的第2年的间隔年,第3年她还会回澳洲。存够钱之后,就会去南美洲继续她的未完旅程。 Yen(马来西亚)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等待大学录取通知,就任性的一个人跑来新西兰打工度假。我还记得,我高中毕业等待大学的期间,每天就是打游戏,结伴去玩去吃。每个人拥有的每一天都是平等的24小时,但如何去度过1440分钟,则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。
是不是每天爬到这个山顶的人,都会在这里写上当天的时间,2016年5月8日。
这2张照片,虽然不好看,但是我觉得挺喜感的。我和树莓在对方镜头底下的动作。
如果下次有人问,做程序员会脱发么,我一定要把这张图扔给他,你看,我头发都把我头变大了。
这棵,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,但居然我很佩服。因为居然在这个山头成功活着,并且长出红色的果实,一片黄绿野草中的一点红。
下山时候拍的尼克森湖,感觉湖面就一副太阳眼镜,每天太阳晒的时候,就戴上。
下山后,在尼克森湖,我最喜欢的不是那个湖面,而是这张图。这里是禁止钓鳗鱼的!!!鳗鱼,没错,湖底真的超级超级多的长条鳗鱼,都躲在湖底下,很长长的,而且看样子,感觉非常蠢,一钓就上钩的感觉。
最后来一张,那年,在新西兰,来自不同地方,却又偶然相遇,一起玩耍,的我们。
接下来的都是文字了:) 在新西兰,呆了半年,可以写一点这里的感受。 在这里,你会,住很多地方,遇到很多人,碰过很多事。 对于住,来新西兰住过酒店 (Hotel),公园 (Holiday Park),寄宿家庭 (Home Stay),同住屋 (Shared House),还有最没想到的帐篷 (Tent)。对于自己,印象最深的就是住山上的帐篷,住起来,没有想象中的差,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酷和自在。 对于人,有些人是工作遇到的,碰面多了,就会加深交流,然而总有一天,会因种种原因而分道扬镳了,我们扬言着以后再见,却又不知道那天是否真的来临,不过心里还是会有点小期待。有些人则是超市、路过、玩耍中认识,可能说过一次话见过一次面后,就再也不会记起对方,这样的遇见次数多了,就开始对陌生人脸盲了。而有些人则是你不喜欢的,但是利益冲突在新西兰是比较少的,所以哪怕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也不会讨厌。 对于事,有些是开心的,有些是不开心的。这些记忆对于我来说,可能都带不走了,最后留下的可能都是手机的相片和这些文字了。打工假期的这个签证本身,就意味着你可以选择多种季节工,接触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,然后发生不一样的事情。在新西兰3个月碰上的事可能远超我呆广州1年所发生的。 纵然我不能把所有的记忆带走,但曾经经历过的这些都不会消失的,或许某天,这些事就会浮现出来。如果记忆是可以提取,希望在我年老的时候,腾出1年的时间,让我把新西兰的365天重新过一次。